記者採訪發現,一些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,從寧靜之地變質為“扒活人一層皮,發死人身上財”的圈錢宰人之地。一位北京市民告訴記者,他的父親兩個月前去世,壽衣就花了3000元。工作人員一直忽悠:“人都死了,到了那邊不給穿好的,你們孝不孝順?之前的人家可都買的是最好的。”(4月3日《新京報》)
  不只是在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,現實生活中“死不起”的事例屢見不鮮。以墓地為例,不少人認為,生前買不起豪宅,死後能覓得一處風水寶地庇護子孫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很多陵園抓住客戶的這種心理,以“皇家”、“龍脈”等宣傳噱頭大做文章。河北淶水縣皇家龍山陵園墓地每平方米價格6萬,高出當地房價15倍。
  不買貴的就是不孝。誰願意背上“不孝順”的罵名?商家正是抓住了國人“死要面子”的軟肋。因為死要面子帶來的旺盛市場需求,太平間藉機扒活人的皮發死人的財,墓地高價叫賣也就不足為奇。
  去年3月,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,在回應“殯葬暴利”、“死不起”等問題時表示,殯葬惠民政策範圍將從社會救助對象擴大到戶籍和常住人口,對土葬改革區採取深埋不留墳頭、集中生態安葬以及自願實行火葬的將給予獎補。
  每年清明節都會曝出因為“殯葬暴利”而“死不起”的話題。然而事實究竟如何?我國惠民殯葬從2009年提出到現在,政策一直在推陳出新。可見,指責政府缺乏監管、公共服務缺位,實在有點冤枉。
  據報道,經國務院批准,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或補貼已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“十二五”規劃。目前,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出台了惠民殯葬政策,基本實現基本殯葬服務惠及廣大低收入群眾。南京等不少城市已經免除基本殯葬費用,如果不額外選取特定服務,可以不花一分錢辦好“白事”。
  有報道說,南京每年冬至前後舉行一次集體江葬是完全免費的。不留名、不留碑的樹葬也是免費的。然而,由於“死要面子”,害怕背上不孝的罵名,寧願花錢買高價墓地,真正選擇生態葬的只有10%。
  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是,在我們的生活中,“厚葬薄養”現象比較普遍。有些做子女的,在自己的父母健在的時候不盡孝道。在一些拆遷安置小區,老人甚至常年住在車庫裡面,冬天陰冷潮濕,夏天悶熱難當。而這些拆遷安置小區經常吹吹打打辦齋事。老人死了之後,做子女的哪怕砸鍋賣鐵,也要大操大辦。喪事講排場、比闊氣,說白了,還是做給活人看的。
  不難看出,“死不起”的真正原因是“死要面子”。走出“死不起”的怪圈,關鍵在於轉變觀念。要加強“厚養薄葬”的宣傳教育,引導民眾移風易俗,讓人們真正樹立起厚養薄葬的新觀念。百善孝為先。要大力宣傳“孝”的真正內涵,在全社會真正樹立厚養薄葬的新風尚。
  文/張衛斌  (原標題:中國人是“死不起”,還是死要面子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c50nctf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